U21 联赛变革将至,升降级新规重塑竞争格局


12 月 8 日讯,据《北京青年报》消息,U21 联赛即将迎来重大变革,升降级制度有望出台,且升乙名额将缩减为 1 个。这一举措无疑将对 U21 联赛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,重塑其竞争格局。
 
U21 联赛自 2021 赛季诞生以来,发展态势逐步向好。从 2023 赛季起,所有中超俱乐部均参与其中。尽管深圳队、青岛海牛分别因特殊原因退出上赛季与本赛季决赛阶段赛事,但其余报名俱乐部,包括中甲的黑龙江冰城、广西平果哈嘹的 U21 队都积极投身赛事并顺利完赛。
 
自上赛季起,中国足协及职业联赛管理部门推行 “冠亚军球队升入新赛季中乙联赛” 的奖励政策。中乙联赛相较于 U21 联赛,竞争水平更高一筹,堪称年轻球员从梯队迈向职业舞台的关键通道。诸多实例充分彰显了这一政策的积极意义,如 2022 赛季 U21 联赛冠军北京国安 U21 队的主力梁少文、段德智、闫雨、和晓强、陈彦朴等球员在后续赛季纷纷跻身各级职业联赛;2023 赛季 U21 联赛冠军山东泰山的王昊斌、依木兰、彭啸、史松宸等人也已成为国字号各级梯队的主力或集训常客。在本赛季报名参加 U21 联赛的球员中,分别有 13 人和 22 人成功入选 U21 国足和 U19 国足,为国家队储备了丰富的人才资源。
 
本赛季,泰山、海港 U21 队在中乙联赛中的表现尤为亮眼,不仅双双闯入争冠组,最终还分别位列第 6、第 9 位。这一成绩既证明了 U21 联赛具备培养优秀球员、打造精品球队的能力,也极大地鼓舞了其他参赛队,为年轻球员开辟了更为广阔的职业发展机遇。然而,随着 4 支 U21 联赛球队在最近两个赛季升入中乙,一个新的问题逐渐浮现:未来 U21 联赛是否会因强队的批量 “流失” 而导致竞争品质下滑?这已成为足协与职业联赛管理部门高度关注且忧心忡忡的问题。
 
《北京青年报》报道指出,足协与职业联赛管理部门显然不会采取 “只升不降” 的策略,无节制地向中乙联赛输送 U21 联赛的优秀球队。例如泰山、海港 B 队等通过 U21 联赛升乙的球队,其发展上限仅为中乙,无法进一步升入中甲,因此赛事主办方必然会控制 U21 球队参加中乙的比例。足协此前允许 U21 联赛冠亚军升入中乙,与新赛季中乙联赛由 20 队扩军至 24 队的背景息息相关。
 
为切实保障未来 U21 联赛的竞争品质,目前较为可行的方案是自 2025 赛季起增设降级机制,同时将升乙名额由 2 个削减为 1 个。具体实施细则为:无论 4 支参加中乙的俱乐部 B 队战绩优劣,其中排名最低的一支球队将被降入 2026 赛季 U21 联赛。
 
可以预见,升降级制度的完善将有力地刺激各俱乐部持续重视 U21 联赛。鉴于 U21 联赛已成为国字号梯队人才的重要输出渠道,在足协近年来全力打造 “精英人才” 的大背景下,U21 联赛必将获得更多的政策扶持与资源投入,其发展前景值得期待。
别人在看